六月盛夏,骄阳似火,却挡不住青春奔赴乡村的脚步。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电气工程系组织16名学子赴呼和浩特市大青山脚下全国生态文明村——讨思浩村,开展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们用知识服务基层,以行动践行担当。

践行团首先走进讨思浩村村史馆,在斑驳的老照片、锈迹斑斑的农具、褪色的旧书信间,聆听党委委员郭保平讲述村庄开垦荒地、发展变迁的故事。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天仓节的起源与传承,成员们深入思考乡村文化传承难题,提出利用新媒体宣传、开发村史研学路线等创新建议,力求为乡村文化传承注入新活力。


在达吉绿也果蔬采摘基地,成员们穿梭于大棚与智控车间。他们学习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体验蔬果采摘;智控车间里,面对实时显示环境数据的电子屏幕,电子信息专业的学生与工作人员探讨大数据、物联网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还就设备维护、数据安全等问题深入交流。

此次实践是将课堂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的宝贵机会。打破书本知识的局限,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与村民的深入接触,让成员们深刻体会到乡村的真实需求,培养社会责任感与奉献精神,实现从理论学习到社会责任担当的成长蜕变。此次活动也搭建起高校与乡村沟通的桥梁,促进知识、技术、文化等资源在城乡间的流动,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关注乡村、服务社会的精神风貌。

图/文:范荣荣
审 核:李素苹
编 辑:吉永兴
制 作:电气工程系新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