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能源与材料工程系全区“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郭玉利
郭玉利,男,汉族,1979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智能焊接技术专业专任教师,焊工高级技师/工程师/讲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高级考评员,国家级技能大赛裁判员,内蒙古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区技术能手。
践行初心使命 奉献无悔青春
郭玉利,男,1979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1999年毕业于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热加工专业,2010年于北京化工大学毕业,本科学历,学士学位。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他在平凡的岗位上始终把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贯穿在工作中。辛勤的工作也得到了学院和社会的认可,在留校工作的当年就获得了“教学优秀奖”,以后又多次获得 “优秀教师”、“招生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2007年度获得“内蒙古教育厅系统优秀共产党员”;2014年获得“北京嘉克杯国际焊接大赛优胜奖”;2016年获得内蒙古“五一劳动奖章”;2018年获得 “全区技术能手”;2019年获得学院“教学突出贡献奖”等荣誉称号。虽然奖励颇多,但是他认为,一名“人民教师”、“优秀党员”不是简简单单的八个字,而是肩负着一份责任,一份担当,一份承诺。他就是靠山一样坚韧不拔的执著信念,海一样宽阔包容的博大胸襟,不遗巨细事必躬亲的工作态度,不辞辛劳无怨无悔的奉献付出,践行着一个共产党员初心和使命。
教学一线显身手,率先垂范做表率
在教育事业上他始终坚守初心,书写着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品质和尊严,诠释着“工匠精神”的精髓。在教学过程中着重培养实训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通过“五步教学法”即:示范、训练、巡回指导、纠错、总结,通过手把手的教学方式,来纠正学生不正确的操作姿势,使他们尽快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在学生眼里,郭老师不仅传授操作技能,更是用他深厚的职业素养和高尚的师德感染每一位弟子,经过他的“教、传、帮、带”,这些毕业生大多都取得了高级职业资格证书,有的还获得了焊工高级技师资格,成为公司的骨干。在国家电投集团内蒙古能源有限公司工作的毕业生郭浩说:“老师,遇见您是我今生的缘,是您让我焊出了精彩的人生”。如今焊接专业的优秀毕业生有1人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自治区劳动模范”,2人获得“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2人获得“自治区技术能手”,多人获得“市级技术能手”或“市级青年岗位能手”,他们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技能大赛培训方面,他也是把“工匠精神”做到了极致。凭着对工作的执着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从2014年至今,他所带的学生在国际和国内大赛中屡获佳绩,获得3个“第一名”,5个“第二名”以及多个“二等奖”及“三等奖”的优异成绩,本人也在大赛中多次获得“优秀指导教师”、“金牌指导教师”等荣誉称号。


一生亏欠埋心间,无私奉献结硕果
自古忠孝难两全,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大家和小家之间常常难以兼顾,但他毅然选择了前者。他常说:作为一名党员教师,就应该有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2002年,正赶上妻子怀孕,由于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的原因,他把妻子送回老家让父母照顾。就在妻子临产前他准备回家时,突然接到学院为神华集团职工的培训任务,经过反复的思想斗争,他最终还是决定留下来接受这次培训任务。直到女儿出生时他还坚守在培训岗位上,这件事直到现在他还很内疚,觉得对母女俩的亏欠太多了。2020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在广州举办,当时他正带领选手在广州参加比赛,突然接到老家来的电话,85岁的老父亲由于心梗住进了医院,在亲人和学生之间,他选择了学生。比赛结束后,当他匆匆赶到家的时候却没能看到父亲最后一眼,给自己留下了终生的遗憾。匆匆料理完父亲的后事,他又马不停蹄地赶赴沈阳,因为那里还有一项赛事——2020年“嘉克·通用杯国际焊接大赛”在召唤他,他就是孩子们的主心骨,有他在孩子们心里就踏实。到达沈阳后他顾不上休息,又把参赛选手召集在一起,详细解读了操作规程和技术文件,对比赛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了预判,孩子们也知道了发生在他身上的事情,都暗下决心一定要打好比赛,孩子们也没有辜负他的期望,参赛的四名选手全部获奖,且有一名选手获得“一等奖”,他本人也获得“金牌指导教师”荣誉称号。
服务社会履职责,攻坚克难赢赞誉
在其工作的20多年时间里,不仅出色地完成了分内的工作,而且还承担了大量的教学外工作任务。2012年~2023年期间多次主持参加了自治区中等职业学校焊工技能大赛实操试题的拟定、比赛现场组织及执裁工作,得到了上级部门的肯定和表扬,博得了同行业的赞誉,并被多所中职学校聘为专业顾问。近20年来还承担了多项社会培训任务,先后为神华集团准格尔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神华北电胜利能源有限公司、国家电投集团内蒙古能源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培训员工200余人,不仅解决了企业工人技术水平偏低的问题,而且还为企业解决了不少技术难题。经过培训的学员,都能很好地胜任自己的工作,如今大部分已成为生产第一线的技术骨干力量,得到了单位的肯定。不但为学校赢得了荣誉,还形成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在做好社会服务的同时,他还用自己手中的技艺解决着各种“疑难杂症”。针对在焊接实训和培训过程中大口径管坡口加工的难题,他带领学生们经过反复研究、试验,最终设计制作了一种两用管子坡口加工机,彻底解决了大口径管子的坡口加工的难题,已经用于职业院校和焊接培训机构,并申请了实用新型专利。


他就是这样一位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无闻、甘于奉献的人民教师。无论是自己工作内的还是工作外的事情,都积极参与,乐于为同事和学生服务,愿意为他人排忧解难。兢兢业业,毫无怨言,能及时认真完成工作任务,没有表现出任何的畏难情绪,对领导和组织安排的每一项工作没有说过半个“不”字。那种扎实的工作作风,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以身作则的榜样力量深深感动和激励着身边的同事和学生,在学生的心中他是一位好老师,在教师的心中他是一位好同事,在朋友的心中他是一位好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