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手拉手—马克思主义教研部与经管系就双高建设课程思政进行座谈
2020年7月14日下午,经济与管理工程系与马克思主义教研部就双高建设中课程思政课题进行座谈。参加座谈会的有:马克思主义教研部主任郑云宏、副主任刘波,经济与管理工程系主任冀玉玲、各教研室主任及骨干教师。
座谈会上,双方就课程思政的整体设计思路与实施路径进行了生动深入地学习和探讨。首先,郑主任就课程思政的整体思路提出几点看法:专业教育在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也要发挥育人的功能,课程思政应贯穿课程的始终,在日常授课时应注重挖掘课程的思政元素,找到闪光点,使得课程设计饱满丰富更具吸引力。“思政”与“专业”的关系就想像“盐”和“汤”的关系。有了“盐”,“汤”才能可口美味。教师日常学习中应多学习思政相关文件,提高政策的敏感度。除此之外,讲课前的标准文案表达和讲课中的语言表达也非常重要。郑主任的分享让大家深受启发。

冀主任深感认同:课程思政一直存在于专业课堂之中,只是之前的专业教育只强调“专”的部分,忽略了“育”的职责。在专业课堂之中巧妙地融入思政内容,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培育学生,才能打造出有温度、有深度的课堂。

那么如何将思政教育恰到好处地融入专业课堂之中,具体实现路径有哪些呢?双方教师进行了深度地研讨与交流。王元琨老师分享了心得体会和比赛经验。第一、课程的选择非常重要。课程思政示范课要挑选思政元素较多、容易嵌入的课程来做。第二、课程思政体现教师的问题思维能力,教师在日常工作中要注重此项能力的培养、锻炼。第三、在实际拍摄视频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示范课的标准来精雕细琢。除此之外,双方教师还针对具体的教学方法、设计的背景选择等多个问题进行研讨,效果显著收获颇丰。
基于上述顶层设计以及实施路径的探讨,刘主任针对双高建设中我系所承担任务进行了具体的分解,明确了工作进度和重点要点。

此次座谈会的开展,为我系双高建设任务中课程思政的实施提升了理论高度、扩宽了思路、明确了路径。于此同时,也是对我系教师一次思想的启迪与升华。
(图/文 王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