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教学系:
为充分发挥办学优势与专业特色,聚焦区域重点产业领域急需紧缺人才培养,补齐学生知识和技能短板,深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适配新技术、新产业对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时代要求,满足学生多元化、个性化学习需求,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就业职业竞争力,学院决定开设一批微专业。开展现将有关事项2025年微专业报名工作,通知如下:
一、微专业介绍及开设详情
(一)微专业介绍
1.定位:围绕自治区重点、新兴及特色产业,助力学生提升专业素养与能力,增强社会需求的匹配度。
2.课程与学分:每个微专业设4—6门课,总学分12—15学分;成绩由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组成,合格认定学分,成绩单单列并计入学业档案。微专业教育不属于学历教育。
3.修读规则:学生同一学期只能修读1个微专业。微专业单独编班,原则上320人以上开班;学生完成培养方案规指定课程、获得规定学分,经学院审核、报教务处审定后,由学院颁发微专业结业证书。
(二)微专业开设详情
本学期开设4个微专业4个,具体信息可通过招生简章查询(含报名要求、学习安排、教学计划),详见附件1。
微专业开设情况一览表
序号 | 微专业名称 | 开设部门 | 负责人 |
1 | 数字化建模与多轴智能加工技术 | 机电工程系 | 雷彪 |
2 | 智能制造产线自动化电气自动化 | 电气工程系 | 鲁珊珊 |
3 | 3D打印技术与应用 | 能源与材料工程系 | 牛海霞 |
4 | 低空经济场景应用 | 经济与管理工程系 | 冀玉玲 |
二、微专业培养模式
1.1.学制:1-1.51.5年,具体情况修业年限根据专业课程设置确定。
2.2.教学安排:单独开班授课,配备专任教师负责日常教学管理;教学形式含线下、线上线下结合,课堂教学一般安排在学期内的晚上或周末。
三、报名条件及方式
(一)条件与方式
1.报名条件:学有余力、符合相应对应微专业报名要求的二
年级学生。
2.报名方式:各系组织学生报名,填写《微专业报名申请表》(附件2),并将微专业录取汇总表(附件3)在开课前提交至教务处教学运行科。
3.开课时间:以各微专业招生简章为准。
(二)报名咨询
有意愿报名学习的学生可加入“微专业招生咨询群”获取咨询服务。


附件1:微专业招生简章
附件2:微专业报名申请表
附件3:微专业录取汇总表
教务处
2025年9月1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