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站式”学生党建领航工作站
1.举办同心共鉴七十载,石榴花开映天山活动
10月22日,“一站式”学生社区党建领航工作站组织少数民族学生参与“同心共鉴七十载,石榴花开映天山”活动,各系少数民族学生积极报名参加,共同观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录像。观看后,同学们纷纷分享感悟、畅谈收获,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治区成立70年来的发展成就倍感振奋,为边疆地区的繁荣稳定、各族人民的幸福生活由衷自豪,更坚定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携手共促发展的信念。

2.党员书屋开放活动
10月15、22日,学院“一站式”党建领航工作站举办党员书屋开放活动。本次活动聚焦深化理论武装与赓续红色血脉,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静心学习、交流思想的固定阵地。同学们在阅读中重温党的峥嵘岁月,深刻领悟党的初心使命,不仅夯实了理论根基,更激发了强烈的时代责任感。同学们一致认为,要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实践。

3.《社区护航:新生适应与发展》讲座助力大一新生开启大学新篇章
2025年10月9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张巧爱为学院“一站式”学生社区带来了一场主题为《社区护航:新生适应与发展》的新生入学指导讲座。
本次讲座,旨在帮助大一新生顺利完成角色转换,快速融入大学生活。讲座首部分聚焦“心理适应”,引导新生认识从高中到大学的转变,学习情绪管理与建立支持系统,实现心态“软着陆”。针对高职教育特点,“学习闯关”篇强调了主动学习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实战”中掌握专业技能。“生活管理”篇则启发新生成为自己生活的“CEO”,学会独立处理日常事务,合理规划时间和消费。最后,“成长规划”篇指导学生结合兴趣与专业,绘制个性化的成长地图,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整场讲座内容实用,互动热烈,为新生顺利开启大学新征程提供了及时而有益的引导。
4.举办“画好团结奋斗的最大同心圆”讲座
10月16日,马克思主义学院高峰老师走进“一站式”学生社区,开展《画好团结奋斗的最大同心圆》专题讲座并参与圆桌交流。
讲座中,高峰老师以“同心圆”为喻,阐释“团结奋斗”的精神内核与实践路径,强调党的全面领导是圆心、全体人民共同奋斗是半径,引导学生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在科创、文化传承中担当。她结合乌兰牧骑精神等内蒙古实践,呼吁学生“将小我融入大我,以青春共绘蓝图”。
圆桌交流环节,同学们围绕价值观塑造、基层实践等提问,高老师结合调研案例答疑,指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方法分析问题,鼓励大家做有立场、有温度、有本领的新时代奋斗者。
此次活动通过理论讲授与互动对话结合,深化了学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学生表示将以行动践行团结奋斗,书写青春篇章。
5.北疆青年·机电英才——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壮阔征程中定位自我
10月23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吴晓红老师走进学生“一站式”社区,以“北疆青年・机电英才——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壮阔征程中定位自我”为主题开展读书分享会,带领同学们学习《中国式现代化面对面》。
活动以“现代化”词汇云游戏开篇活跃氛围,随后吴晓红老师紧扣书籍核心章节,将“共同富裕”“高质量发展”等理论与内蒙古战略定位相结合,引导同学们对接专业与区域发展需求。“情境思辨”环节中,同学们分组围绕智能工厂转型、绿色能源发展等案例热议,形成多个“担当方案”。活动在《北疆机电英才誓言》中落幕,同学们许下技能报国承诺。
此次活动将宏大叙事融入专业学习,结合北疆发展需求与学院特色,有效激发了同学们的使命认同感,为培养扎根边疆、服务产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筑牢思想根基。

6.开展“聚焦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的主题宣讲
10月30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王艳萍老师走进“一站式”学生社区,开展“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专题宣讲,学生代表参与学习。
宣讲紧扣平安中国建设核心要义,结合中国夜间安全测试、缅北电诈集团被摧毁等鲜活案例,从发展之基、成果亮眼、总体谋划三个维度,解读其重大意义与实践路径,阐释总体国家安全观与青年责任的关联。互动环节,学生围绕校园安全、青年参与平安建设等问题提问,教师结合信访法治化、科技赋能治安防控等实践逐一解答。
同学们表示,将把平安建设理念融入日常,以实际行动守护校园安全,争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此次活动推动理论学习与学生生活深度融合,强化了青年的责任意识与参与感。

二、“一站式”学生就业服务工作站
1.第三届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启动仪式暨“匠心赋能职启新程”主题分享会
2025年10月23日,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隆重举行第三届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启动仪式暨“匠心赋能职启新程”主题分享会。学院院长赵卫国、副院长刘玲等领导与师生代表共同出席。

大赛以“筑梦青春志在四方,规划启航职引未来”为主题,是学院落实“就业优先战略”、构建高质量就业服务体系的重要举措,旨在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职业观,提升就业竞争力。

启动仪式上,刘玲副院长强调大赛是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促进高质量就业的有效途径,并宣布大赛正式启动。在主题分享环节,金奖指导教师武芳老师系统解析了“成长”与“就业”双赛道备赛要点,指出职业规划既要契合国家战略,也要扎根现实、发挥个人潜力。
目前,各系正积极组织报名。学院将以大赛为契机,做实做细就业指导服务,将职业规划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为毕业生高质量就业蓄势赋能。
2.组织直播带岗活动
10月10日、23日下午,学院“一站式”就业服务工作站成功举办秋季直播带岗活动。本次活动通过北疆就业网直播,吸引众多学生关注,最高访问人次达893,为学生与企业搭建起高效对接的就业桥梁。

为进一步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就业需求,直播为同学们推荐了包头盛泰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内蒙古豪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长安汽车等10家企业,覆盖汽车制造、能源科技、机械研发等多个与学院专业高度契合的领域,累计推荐岗位近200个,岗位类型涵盖技术操作、生产管理助理、设备维护、品质检测等,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职业选择空间。

直播过程中,现场气氛热烈,学生参与积极性高涨。面对心仪的企业与岗位,学生们通过评论区积极提问,重点关注岗位晋升路径、薪资福利体系、工作地点与环境、入职培训机制等核心问题。
未来,学院“一站式”就业服务工作站将继续推进直播带岗活动常态化开展,充分发挥信息化手段的便捷性与生动性优势,持续链接更多优质企业资源,不断拓宽岗位推荐范围,为学生提供更精准、更高效的就业服务,助力学子顺利实现高质量就业。
三、“一站式”学生事务服务工作站
1.“悦享新时代,书香润校园”|资助育人读书分享会活动
10月15日,学院资助管理中心在“一站式”学生社区再度举办“悦享新时代,书香润校园”资助育人读书分享会,组织受助学生以书会友、共话成长。活动现场,同学们聚焦励志书籍核心内涵,分享阅读时的所思所悟,结合自身求学经历畅谈书中智慧带来的成长启发,从感恩资助聊到逐梦初心,从逆境坚守谈到责任担当。互动交流中思想交融,满溢着奋进向上的青春气息。此次活动延续资助育人与书香校园建设融合的理念,既为受助学生搭建了交流分享的平台,也进一步厚植其感恩情怀与拼搏意识,为青年学子逐梦之路增添精神养分。

2.资助润心田,成长绽光芒”资助育人主题活动
10月22日,学院资助管理中心在“一站式”学生社区举办“资助润心田,成长绽光芒”资助育人主题活动,组织受助学生集中观看励志影片《冲出人生的7.9公里/秒》。活动中,同学们沉浸影片情节,感受主角突破困境、追逐梦想的奋进力量,体会坚持与拼搏带来的成长蜕变。观影后,大家围绕“追梦”“坚韧”“担当”等主题分享心得,纷纷表示将汲取影片中的奋进能量,珍视资助机遇,刻苦钻研学识,以优异成绩回馈学校与社会的关怀。此次活动持续深化资助与育人的深度融合,既丰富了受助学生的精神体验,更以榜样力量筑牢其奋斗信念与感恩情怀,为资助育人工作增添了昂扬动能。

四.“一站式”学生社团服务工作站
1.学院团委组织“非遗+”手工DIY社团开展树叶贴画DIY制作活动
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扎实开展学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月活动,10月23日,学院团委组织“非遗+”手工DIY社团开展“中华民族一家亲巧手共筑团结情”树叶贴画DIY制作活动。
秋色渐浓,秋叶缤纷。“非遗+”手工DIY社团的同学们以落叶为素材,巧动手指,将形状各异的树叶,巧妙拼接成一幅幅色彩斑斓的贴画作品。同学们以画抒情,每一幅作品都凝聚着对祖国母亲的深情厚谊和美好祝愿。
2.组织开展2025年开学季无偿献血及志愿服务活动
为进一步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充分展现内机电学子良好的精神面貌,引导广大青年用实际行动弘扬奉献精神,用青春热血诠释青年的使命与担当,学院团委将联合内蒙古血液中心开展无偿献血志愿服务活动。
3.组织开展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第十七期“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开班仪式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历次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强我院大学生骨干、共青团干部、青年学生的思想武装和实践能力,切实为党培养和输送一批具有忠诚的政治品格,浓厚的家国情怀,扎实的理论功底,突出的能力素质的学生政治骨干,2025年10月27日下午内蒙古机电职业学院第十七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培训班开班仪式在图书馆报告厅举行。
4.组织第十七期“青马班”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让青春在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挺膺担当》专题讲座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院团委组织第十七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培训班于2025年10月27日下午在图书馆报告厅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让青春在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挺膺担当》专题讲座。讲座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郑云宏教授进行讲授。

五、“一站式”学生后勤服务工作站
1.举办宿舍安全用电课堂
为切实提升学生宿舍用电安全意识,杜绝用电安全隐患,后勤管理服务处于10月23日在教学楼放映室举办学生宿舍安全用电课堂,学生代表共计80余人现场参与。
安全用电课堂中,后勤处老师以“安全用电,守护‘小家’”为核心,结合校园真实案例展开讲解。通过图片与短视频直观展示违规使用“热得快”“大功率吹风机”等电器引发的线路过载、短路等危险场景,让学生清晰认识到违规用电的严重后果。
互动答疑环节中,学生就“宿舍允许使用的电器功率范围”“学生宿舍电控管理系统”等疑问积极提问,后勤处老师对学生提出问题进行了逐一解答。
此次讲座为构建平安、和谐的校园住宿环境奠定了坚实基础。后续,后勤管理服务处将持续推进宿舍安全宣传工作。
六、“一站式”学生公寓服务工作站
1.师生齐心焕新颜,共建文明美校园——全院持续开展环境卫生大扫除
10月23日下午,我院组织学生开展环境卫生大扫除活动,以打造整洁文明的校园环境,营造安全舒适的居住空间,助力学生养成爱护环境、保持卫生的良好习惯。
活动覆盖室外公共区域与学生宿舍两大场景。室外清扫中,同学们分工协作,对教学楼周边、主干道等区域全面清理,细致清扫落叶杂物、清除卫生死角,让校园公共环境焕然一新。宿舍区域内,同学们同步对寝室彻底打扫,重点清洁地面、床铺、书桌,规整个人物品,使宿舍环境更显整洁有序。
此次活动既有效改善了校园整体环境,也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的劳动观念与集体责任感。学院将持续巩固劳动成果,推动维护校园整洁成为全体学生的自觉行动。



2.抓实安全检查筑牢安全防线⼁学院开展学生公寓安全专项检查
2025年10月16日,学生工作处、安全工作处及各系联合辖区派出所民警,开展学生公寓安全专项检查。
检查按公寓楼分组推进,重点排查管制刀具、易燃易爆物品、违规大功率电器等,同步整治私拉乱接电线、飞线充电、宿舍吸烟等隐患。工作人员对问题逐项记录、建立台账,明确整改责任,同时结合安全案例开展宣传教育,强化学生安全防范意识。
此次检查有效增强了学生安全意识,规范了公寓管理秩序。学院将持续紧绷安全弦,定期开展排查与宣教,筑牢校园安全防线,为学生营造平安和谐的住宿学习环境。


七、“一站式”学生未来工匠工作站
1.“一站式”学生社区⼁工匠故事分享会活动
10月1日到10月5日“一站式”学生工匠工作站组织开展了工匠精神活动工匠精神承载着专注、坚守与创新的力量。本次工匠故事分享会,给同学们参观了大国工匠的亲身经历以劳模亲身经历为引,分享他们数十年如一日的深耕之路——从初入行时的摸索与挑战,到攻克技术难关的执着与坚守,再到传承技艺、拥抱创新的思考与实践。
2.“一站式”学生社区⼁3D打印体验活动
10月6日到10月12日“一站式”学生工匠工作站组织开展了3D打印活动。以学习为核心,助力同学们系统掌握3D打印设计技能——从基础建模软件操作、设计逻辑梳理,到打印参数调试、作品优化,全程围绕“学用结合”展开。并帮大家攻克设计入门难点,让抽象的设计知识转化为可落地的实践能力,真正实现“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提升”。

3.“一站式”学生社区⼁机械基础讲解活动
10月13日到10月19日“一站式”学生工匠工作站组织开展了机械基础讲解活动。本次机械基础讲解活动,旨在帮助同学们深入了解机械制造工艺的核心逻辑与实践流程。从基础工艺原理、常见加工方法,到设备运作逻辑、工艺选择思路,通过通俗讲解与直观演示,让抽象的工艺知识变得易懂可感,助力大家建立系统认知,真正吃透机械制造工艺的关键要点。

4.“一站式”学生社区⼁党日活动
10月21日到10月31日“一站式”学生工匠工作站组织开展了党日活动。此次活动既是一次沉浸式的精神洗礼,也是一堂生动的实践党课,旨在引导党员同志以工匠为榜样,锤炼过硬本领,在各自领域追求精益求精,为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服务高质量发展贡献党员力量。

八、“一站式”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站
1.“一站式”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站开展十月份系列活动
10月16日举办的“谁是卧底”主题活动在表演与窥探的过程中持续深入了解打破刻板印象。社交方面,促进交流、提升社交技巧;思维培养方面,锻炼逻辑推理与发散思维;团队层面,利于参与者协作,营造良性竞争氛围。活动兼具娱乐性与教育性,让参与者在游戏中实现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双提升。

10月23日举办的“你演我猜”是一款以肢体表达+默契配合为核心的互动游戏。表演者通过肢体语言来表达情绪,不仅锻炼了表达能力,更使表演者对情绪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同时培养了参与者的观察力和理解力。

在10月30日举办的“手掌树”活动中,参与者发挥自己的想象亲手创作手掌树,清晰地看到自己被多少爱与支持环绕,从而感受到满满的力量,也更懂得珍惜身边的美好。

十月系列活动围绕“促进社交联结、赋能心理成长”核心目标,成功举办三场特色主题活动,以趣味互动为载体,为参与者搭建心理滋养与能力提升的平台。三场活动既满足了参与者的社交需求与娱乐需求,又从思维培养、情绪感知、心理赋能等多维度助力心理健康发展。未来,中心将继续打造更多优质心理活动,为大家提供更丰富的心理支持与成长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