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学生处首页 -> 新闻公告 -> 正文

“一站式”学生社区|新学期安全提示

发布日期:2025-02-27   来源:   点击量:


01

校园安全

(一)人身安全

1.提高安全意识,警惕陌生人,避免单独前往偏僻场所,远离施工工地。

2.妥善保管个人财物,宿舍内贵重物品应锁好或随身携带。

3.夜间出行尽量结伴,遵守学院住宿相关规定

4.遇到紧急情况可以及时报警辅导员或安保人员求助

(二)消防安全

1.熟悉宿舍、教室、实验室等场所的消防设施和逃生路线。

2.严禁在宿舍内吸烟,严禁使用违规电器,不乱拉乱接电线。

3.不使用三无产品,离开宿舍时关闭电源,杜绝火灾隐患。

4.发现火情及时报告和报警,并使用灭火器扑救。

 

(三)交通安全

1.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不横穿马路。

2.校园内骑行避开人群密集处,不抢占机动车道,不超速、不逆行。

3.外出乘车选择正规交通工具,夜晚避免单独打车,不乘坐黑车。

4.切实保障个人安全情况下,请不要自驾私家车或租车自驾出行。

 

(四)食品安全

1.注意饮食卫生,严禁存在隐患的外卖食品进校园,选择正规餐饮场所就餐。

2.不购买三无食品,不吃过期变质食品。

3.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暴饮暴食,不吃刺激性食物。

 

传染病预防

1.注重个人卫生,勤洗手,尤其是在饭前便后、触摸公共物品后,按照 “七步洗手法” 揉搓双手至少 20 秒,确保手部清洁。

2.保持社交距离,在教室、食堂、图书馆等人员密集场所,避免近距离面对面交流。

3.加强自我健康监测,每日测量体温,若出现发热、咳嗽、腹泻等传染病疑似症状,应及时前往医务室就诊,并主动向辅导员报告,配合学校做好隔离和治疗工作。

4.做好个人防护,在人员密集且通风不良的场所,规范佩戴口罩,减少呼吸道传染病传播风险。

5.保持室内通风,宿舍、教室等场所每日定时开窗通风,每次通风时间不少于 30 分钟,保持空气流通,降低病毒浓度。

 

 

02

网络安全

(一)防范网络诈骗

1.不轻信陌生电话、短信和网络信息,不要参与或协助诈骗。

2.不随意点击不明链接或扫描二维码,不要相信刷单返利。

3.不向陌生人透露个人信息和银行账户信息,更不能买卖个人信息或信用卡等。

4.严禁参与网贷、网络赌博、网恋等网上行为,以免引发不良后果。

5.遇到可疑情况及时向老师或家长求助

 

(二)文明上网

1.遵守网络道德规范,不传播谣言和虚假信息,禁止在网络上诋毁他人或集体。

2.不浏览不良网站,不参与网络暴力,杜绝翻墙行为。

3.合理安排上网时间,不沉迷网络游戏,不影响他人集体生活。

 

 

 

 

03

心理健康

(一)适应新环境

1.积极调整心态,尽快适应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2.主动与同学、老师沟通交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3.遇到困难及时与辅导员、心理健康教师寻求帮助,不要独自承受压力。

(二)保持积极乐观

1.树立积极的人生目标,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

2.学会自我调节情绪,保持心理健康。

3.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保持理性平和心态。

预约心理咨询程序

1.网上预约:打开今日校园”-服务搜索学工系统,进入并选择心理咨询选择咨询师完成阅读知情同意书填写预约登记表咨询师确认完成预约

二)电话预约:0471-5279060;网上预约全天候开放,电话预约仅周一到周五工作时间开放。

 

 

 

04

其他安全提示

(一)防范校园贷

1.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不盲目攀比,珍惜声誉。

2.不轻信校园贷广告,不参与任何形式的校园贷,遵纪守法。

3.遇到经济困难及时向学校或家长寻求帮助。

(二)防范传销

1.提高警惕,不轻信他人高薪诱惑。

2.不参与任何形式的传销活动。

3.发现传销行为及时向学院或公安机关举报。

(三)防范赌博

1.学生在校园内不允许存在任何形式的赌博行为。

2.学生在校园外要远离有赌博行为的环境,更不要参与,避免违纪违法。

3.学生发现身边人有赌博行为的,应及时劝诫或及时报告学校。

防范校园欺凌

1.要增强法治意识,认识校园欺凌危害性。

2.出现校园欺凌事件,及时向教师或安保人员举报,必要时可以选择报警;不做“欺凌者”、“受害者”、“附和者或冷眼旁观者 ”。

 

    请同学们牢记以上安全提示,增强安全意识,提高防范能力,积极参与校园活动,共同营造安全、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