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感谢您关注内蒙古机电车辆工程系!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系部首页 -> 专业(群)建设 -> 正文

专业(群)建设

汽车电子技术专业群“双高计划”建设成果①|打造产教融合技术协同创新平台,引领技术创新与成果产业化

发布日期:2024-03-07

摘要:依托车辆工程系专兼职教师团队的人才优势,充分发挥汽车电子技术专业群实践教学资源优势,组建科研创新教学团队面向汽车行业企业开展技术服务。团队自主研发带车身位置矫正系统的全自动智能洗车站,可实现车身位置自适应调整、车身自动洗烘、二次水零排放循环再利用、无人值守自助洗车,提升了洗车服务的安全性、环保性和便利性。该项研究成果于2022年获批国家发明专利,于2020年投产实现商业化运营,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收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产教融合;技术创新;成果转化

一、实施背景

车辆工程系教师创新研发团队通过对市场30余家洗车服务企业进行调研后发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车辆保有量在逐年增长,洗车服务市场存在着巨大的潜力。加之,现有洗车服务投资大成本高利润低、洗车时间较长且洗车时间段受限、洗车后水资源没有二次利用造成浪费、洗车时由于车辆入位停车位置不当导致的损坏或刮擦、工人擦车工具携带微小沙硕划伤漆面、洗车方式和时间不灵活、客户流失严重等诸多问题,造成企业运营困难。

二、主要举措

1.自主开发自助洗车客户端程序。教师研发团队根据洗车远程支付和控制需求,自主开发了自助洗车客户端程序,用户通过扫码自主支付,可实现24小时无人值守智能洗车。节省了人力资源成本,同时满足了不同人群各个时间段的洗车需求。

2.自主研发移动式烘干系统。针对目前市场洗车站(场)只能进行车身的冲洗,还需要雇佣人工手动擦车,增加用人成本的同时,还存在擦车工具携带微小砂砾易划伤漆面、擦干后车身仍有遗留水渍等问题,自主研发了自适应车身外形的移动式烘干系统,实现了车身洗烘的一体化自动控制,提高了洗车效率,降低了成本。

3.自主研发车身位置矫正系统。针对洗车入位时由于停车位置不合适导致的车辆损坏或刮擦、驾驶员操控车辆无法停在最合适的位置影响洗车效果等问题,自主研发车身位置矫正系统,实现了停车位置的自动检测并能自动控制转盘调整车身位置。

4.自主研发零排放水循环系统。全自动洗车零排放水循环系统采用臭氧结合鼓泡法水处理技术,可一次性完成洗车污水的絮凝、沉淀、分离等工艺过程,净化的水质达到洗车循环用水要求,具有节能、节水、排污少等优点。

三、实施成效

校企合作开展技术创新,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通过科研项目任务驱动的方式,以解决实际科研问题为导向,抽调专业负责人、骨干教师并联合企业技术人员组建科研团队进行科研攻关,提高了教师的生产现场实践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近2年,科研团队为企业开展技术研发、技术服务等各类项目17项,技术服务到款额218万元,获批国家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

科研成果反哺教育教学,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校企合作的科研成果凝练为项目化教学案例,应用于教学当中,丰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的专业知识得到了进一步丰富,技术技能水平和创新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通过科研成果的实战化教学,学生在校期间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5项,获得职业技能大赛、“挑战杯”、“互联网+”等各类大赛自治区级奖项30余项。

转化技术研究成果,助力企业升级转型发展。带车身位置矫正系统的全自动智能洗车站研究成果于2022年获批国家发明专利,并在校园内自建了智能洗车站,日平均服务车辆30辆左右,累计为学校创收2万余元。全自动智能洗车站工作稳定、运行正常,有效节约洗车成本,缩短洗车时间,提高清洗实效,为用户带来了良好的洗车体验。通过“科研攻关、教学反哺、技术转化”方式,实现了“产学 研 用”的深度融合,助力企业的技术升级,为推动企业和高校深度合作可持续化发展和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适应性的提供了范式,具有可推广可借鉴的重要意义。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高职园区学府路1号   邮编:010070  招生电话:0471-5279084 0471-5279085   就业咨询:0471-5279086

版权所有 © 蒙ICP备案090040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