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子技术专业群围绕汽车产业链岗位群需求,对接行业标准和职业标准,以“岗课赛证”技能提升为目标,重构教学内容,搭建三维度融合教学资源库,实施课证融通项目化教学模式,构建“四双一体”(校企联合双主体、学生入学双身份、学徒培养双导师、教书育人双环境、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等级培训于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在汽车行业领域形成区域性育人范式,提升专业群育人水平。
一、实施背景
课程资源是实现人才培养高质量的载体。在实施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通过学生访企拓岗、就业大数据分析,得到专业群人才培养的短板因素。专业群以人才培养为结果导向,以汽车产业链各工种岗位群技能需求为目标,梳理出“短板”因素,主要有:理实一体课程与企业新技术、新标准融入不够;传统教材与专业群实践教学设备融合度不足;无“岗课赛证”四维一体融合型课程资源有力支撑实践教学;实训硬件资源无法满足“岗课塞证”融合型课堂教学要求;已建成的教学资源中缺少专业特色课程思政资源。
专业群教学团队首创“1234”课程教学资源库开发模式。“1”是一核心:程资源建设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核心本质;“2”是两需求:课程资源满足学生成长成才需求和企业发展需求;“3”是三融合:职业道德塑造与技能培养融合、普适学习与个性学习融合、教学实践和工程技术融合;“4”是四提升:学生学习理论知识效果提升、技能实操水平提升、综合素质素养提升、岗位适应性提升。通过“1234”融合型课程资源的建设,将思政教育以“盐溶于水”的方式融入专业课程中,有效提升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和可持续性。
二、主要做法
汽车电子技术专业群立足地方经济发展及行业发展规划,以建设“岗课赛证”四维度融合课程资源作为根本目标,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吉利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等国内大型汽车企业深度合作,围绕汽车产业链岗位群需求,开发多元化的信息化资源,深化“三教改革”,以金专、金课、金师、金地、金教材的“五金”理念建设课程资源,强化教学能力和毕业生技术技能水平提升,服务新时代现代职业教育。
(一)定位汽车岗位群技能体系,重构四维度核心课教学内容
通过走访国内大中型汽车龙头企业,细化分析汽车产业链的生产企业、销售企业和服务企业各岗位的技术技能;梳理出专业群人才培养核心课程目标;形成课程资模块化建设的源调研材料,将专业群人才培养的三维目标细化融入颗粒化资源,整合材料重构四维度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的知识技能重构遵循“整车—部件—整车”的育训模式,以“通识、专业、拓展、提升”四维度课程体系实施理虚实一体化教学。
(二)对接“岗课赛证”标准体系,打造三维度融合式资源库
整合汽车行业“岗课赛证”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抽取典型工作岗位标准形成岗位技能标准库;课程标准在教育部发布的教学标准基础上对应地方产业需求进行微调;比赛标准依据全国职业技能大赛“汽车维修技术”赛项技能要求为基准;证书标准依据“汽车运用与维修”“电动汽车高电压系统评测与维修”“智能网联汽车调试与维护”3个“1+X”证书技能标准为依据。通过标准体系的技能点梳理,融合典型岗位案例实施理实一体化课程资源建设。
建设期内,校企联合开发与教学相适应的项目化课程及教材12部;核心课资源6门;院级课程思政示范课5门,精品在线开放课程9门,建成对应汽车相关岗位的职业技能等级认证培训资源包5个。
(三)锚定专业技能提升目标,建立课证融通模块化教学体系
技能目标以岗位能力为基础,分析学情基础数据,优选符合专业课需求的岗位技能点,融合1+X证书技能要求构建课证融通教学体系,采用模块化任务驱动的模式开展教学活动。
(四)打造模块化融创型实训基地,力促岗课赛证综合育人
坚持产业思维、创新思维、工匠思维三维标准,以岗课赛证技能提升目标进行实训基地的建设,以模块化资源构建模块化实训室,建设“新能源汽车技术综合实训室”“新能源汽车模块化实训室”“汽车电子技术综合实训室”“汽车智能技术综合实训室”“理虚实一体化实训基地”等专项实训室10个;成立“石茂玉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搭建产学研一体化育人平台,培养紧跟行业发展的适应性高素质人才。
(五)构建专业特色鲜明的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库,为国育才
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新能源汽车国家发展战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有机、有意、有效地纳入教学过程,在课程模块中融入思政、文化、创新创业和劳动育人新理念。课程创新采用“思政+专业”双主线结构,精选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案例;挖掘专业契合度高的典型人物案例;探寻身边的工匠事迹,从“塑三观、增自信、有情怀、懂规则、学精神、爱劳动、能创新、敢创业”八个维度构建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库。
打造了“车轮丈量世界,激情点燃人生”的汽车文化长廊和“党建引领、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创客空间,引用了莫言、杨绛、鲁迅等古今中外文学作家、思想家等名人名言,既有古典文化的博大精深,又有现代文化深刻的人生哲理,发人深省、耐人寻味,在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潜移默化学生的言行举止,帮助师生热爱祖国、开阔视野、认识世界,实现了思政无声“润”专业。
三、成效与成果
(一)教学资源库促进教师综合教学能力显著提升
专业群信息化资源建设过程中,教师团队的综合业务能力稳步提升,采用汽车电子技术专业群特色教学模式对接岗课赛证标准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获得三等奖1项;内蒙古自治区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中获得一等奖1项。
(二)教学资源库助力学生综合素养全面发展
课程资源建设推动整体教学硬件设施更新升级,设备设施硬件升级反作用于课程资源规模化、体系化、多元化发展,专业群建成了汽车生产维修案例库、汽车特色课程资源库、红旗精神思政案例库等共享公用型特色资源库,学生学习过程不再枯燥无聊,技能提升有的放矢,综合素质提升潜移默化,建设期内学生自主取得专利5项,获得自治区级各类竞赛奖项20余项。
(三)教学资源库提升特色课堂教学成效
“岗课赛证”三维度教学资源库改革了传统实训教学模式,构建了汽车专业特色“三对接”课程样板,教学过程紧密对接汽车产业链岗位具体任务;教学环境紧密对接企业岗位实景;教学评价紧密对接企业绩效评价标准,做到人才培养学生满意、家长满意、企业满意。调查数据显示,毕业生家长对汽车电子技术专业群整体建设满意度为97%,近三年学生对教师教学质量满意度分别为94%、95%、98%,毕业生对专业课程满意度分别为94%、96%、96.6%,企业对毕业生满意度95.7%、96.2%、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