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子技术专业群着眼服务汽车产业发展先行官的角色定位,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立德树人。专业群教学团队依托“双高”院校建设优势,总结多年教学经验,聚焦课堂问题,形成“三对接四建设五融入六提升”教学改革模式,即通过对接“三维”标准,打造“四维一体”教学资源;融五种要素入课堂教学,形成课堂教学改革范式;内培外引,双向流动,打造“六技一体”教学团队等策略,构筑了独具汽车电子技术专业群特色的课堂教学新模式。解决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脱节、学生职业素养不高及实践操作能力偏低等问题,提升了教育教学质量。
一、主要做法
(一)构建“3456”教学改革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专业群教学团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形成“三对接四建设五融入六提升”教学改革模式,提升专业群教育教学水平。三对接:课程建设对接工程思维标准、对接创新思维标准、对接工匠思维标准。四建设:建设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新形态教材、建设课程资源库,建设思政资源库。五融入:课程内容融入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岗位技能要求,融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要求,融入汽车技术赛项要求,融入新方法、新工艺、新材料及新技术(四新内容)。六提升:提升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提升教师教学研究水平、提升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提升教师企业实践能力、提升科学研究水平、提升教师技术服务能力。通过毕业生回访及大数据分析,车辆专业毕业生初入职场时的月薪平均值保持在3000元左右,一年后有53%的毕业生月薪平均值可达5000元左右,高于“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问卷调查”中专科毕业生月薪平均值3910元。
(二)对接“三维”标准,打造“四维一体”教学资源
专业群建设团队对接工程思维、创新思维、工匠思维三维标准,从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新形态教材建设、课程资源库建设和思政资源库建设四个维度开发优质教学资源。校企双方基于岗位群工作过程开展职业能力分析,形成职业能力清单,将岗位工作任务转化为教材学习任务,从“基础原理、实操技能、综合应用”三个角度将工作过程的知识点和技能点融入教材,协同开发新形态教材及项目化教材。以“结构化设计、颗粒化资源”的理念,一体化设计在线开放课程,并配套教学课件、教学视频、案例库、试题库、教学动画等数字化课程资源库。根据岗位素养要求,挖掘专业思政元素,构建包含安全意识、规范意识、创新意识、工匠精神及劳动精神等元素的课程思政资源库。
(三)践行“三对接”理念,形成课堂教学改革范式
依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专业群教学团队践行对接教育部教学标准、行业企业标准和人才培养方案的“三对接”理念,把课程思政,岗位技能要求,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要求,汽车技术赛项要求及四新内容等五种要素融入课堂教学。教学团队首先明确知识、能力和素质三维目标,然后按照岗位工作思路,遵循企业工作流程,打造形成符合教学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的“工学一体”课堂。课程实施企业师傅和专任教师双同堂,线上线下双混合及课上课下双联动的“三双”教学模式,增加了学生学习兴趣,提升了学生综合职业素养。

(四)内培外引,双向流动,打造“六技一体”教学团队
以“四有”好老师标准为引领,着力打造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信息化应用、企业实践、科学研究、技术服务等六种技能为一体的教学团队。通过组建“校企融合,党建引领”教师团队,实施“双带头人”“双师素质”培养,党建引领师德师风建设,企业师傅入团队,企业劳模和产业工匠进校园、教授博士企业练等途径,增加教学课堂改革内驱力。
二、成果成效
(一)形成“3456”教学改革新模式
专业群课程团队通过对接三个标准,建设四维度教学资源,融五种要素入课堂,打造六种技能为一体的师资队伍等途径,形成一种可复制可借鉴的教学改革新模式。这种教学改革模式适用性强,已在校内其他专业推广使用。
(二)教师教学技能水平显著提升
团队教师“双师”比例达95%,培养高水平专业带头人4人;培养自治区青年创新人才1人;教师教学能力比赛国赛获奖1项、自治区获奖1项;培养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汽车故障检修”赛项裁判员1人,自治区级职业技能大赛裁判6人;承办国家级双师技能培训4次,培养专业带头人及专业领军人才520余人,惠及54所中高职院校教师;教师团队累计为20余家汽车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开展横向课题研究20项,技术服务到账226.7万元,为企业产生直接经济效益459余万元,助力了企业的发展。
团队教师建成校级在线精品课程9门,自治区级在线精品课程1门,自治区级在线开放课程《发动机构造与检修》,累计选课学校数21所,所建网络教学资源累计选课学生数4200余人;建成6门核心课程优质资源库;建成5门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开发新形态教材12部;形成典型课堂革命案例10项,发表相关教改论文9篇,立项省级以上课题8项。
(三)学生职业技能水平显著提升
学生专业技能水平提升,近两年,1+X职业技能考评认证通过率达100%;学生职业能力及职业素养提升,学生就业对口率88.9%以上,毕业生就业率达98.2%。学生创新意识及知识迁移能力增强,获得自治区级各类竞赛奖项23项,学生在校期间获批的与专业相关的国家专利5项。
(四)毕业生及家长满意度较高
第三方机构(杭州帆淼科技有限公司)调查数据显示,毕业生家长对学校的总体满意度为98.5%。近三年学生对教师教学质量满意度依次为94.4%、95.1%、98.2%。毕业生对教师授课水平满意度依次为96.4%、95.7%、97.8%;对专业课设置满意度依次为94.3%、96.5%、96.9%;对工作满意度依次为93.1%、96.2%、95.7%;对母校满意度依次为96.6%、96.9%、98.3%。